广东多学科自身免疫性疾病案例交流线上研讨会 第一期 类风湿关节炎专场 成功举办发表时间:2022-01-11 16:00 引言 2022年01月11日,广东多学科自身免疫性疾病案例交流线上研讨会第一期“类风湿关节炎专场”成功举办,本期研讨会在线人数突破1.1万人。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主办,广州康润协办,邀请了国内检验、临床等领域的专家们从类风湿关节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达标治疗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内容紧扣当前学术热点、话题新颖,进一步加强了检验与临床的对话。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顾兵教授和风湿免疫科张晓教授共同主持本次研讨会 顾兵教授强调,本次线上研讨会主题聚焦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会议目的在于搭建起临床和检验沟通的桥梁,共同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张晓教授认为通过这样的会议活动,加强临床与检验的沟通,可提升临床诊疗效果,共同推动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事业发展。 大会荣誉主席、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致辞,高度评价了此次围绕类风湿关节炎为主题的多学科会议交流,强调了自身免疫病的诊断、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认为临床实验室和风湿免疫病的紧密结合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并代表协会对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和代表参加此次会议表示感谢,相信本次会议会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利于临床、利于患者。
大会荣誉主席、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张奉春教授致辞,张奉春教授回顾了中国风湿病学科的发展之路,时至今日,我国风湿病学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度赞赏此次线上交流会议的新颖形式,强调了随着医学界关注度的提升,风湿病从业医生人数大大增加,逐步缓解了中国风湿病就诊困难的局面;张奉春教授表示建立有特色的会议交流平台,会推动多学科交流,深受临床喜爱。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临床免疫组组长方伟医生以《类风湿关节炎常识》的科普形式开场,从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介绍、检查诊断、相关治疗、健康防护等方面进行讲解,浅显易懂的普及了类风湿关节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穆荣教授做了《类风湿关节炎诊治现状》的专题分享,穆教授结合2021年的ACR做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现状的回顾,强调了达标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心血管因素与达标治疗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说明了类风湿关节炎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意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主任李一荣教授讲授《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临床应用新进展》,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包括新形势下实验室诊断要更加体现临床价值;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等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KL-6和抗PAD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 MMP-3、GPI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专家分享后,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洋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增城分院检验科主任王从容教授从血清学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临床对新的检验指标看法、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评估以及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诊断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让线上听众收获颇丰。 最后,两位主持人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本次会议,初步搭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检验沟通桥梁,充分交流,共同进步;希望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开拓进取的姿态,深化交流合作,借鉴彼此经验,推进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临床工作共同繁荣发展,推动更多形式的多学科交流。
|